在今年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年一度的院士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和劉鶴副總理發表了重要講話,闡述了政府的工作計劃,中國科研體制機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其中涵蓋了科學建設的幾乎所有方面,從科研的戰略目标和管理體系,到創新人才的評估與培養和科研機構的改革。政府在此時宣布了新要求,是因為中國領導層正在制定2030年跻身世界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方案。
習主席主要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以及推動創新的人才需求。他指出,需要有一流人才引導科技創新,而在中國,“我國高水平創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領軍人才匮乏”。習主席明确指出了現行制度存在的許多不足之處:“人才評價制度不合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曆的現象仍然嚴重,名目繁多的評審評價讓科技工作者應接不暇,人才‘帽子’滿天飛,人才管理制度還不适應科技創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創新規律。”
這些嚴厲的評論直指問題的核心,目前的科研體制機制中的許多缺點早已是公認的問題。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條改革任務,其中許多項目仍有待全面實施。因此,習主席必須進一步強調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并明确規定任務要求。例如,應該有“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形成并實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制度”。他還強調了建立創新研究環境對于培養青年科學家的重要性,該機制可以幫助他們充分發揮個人的創新潛力。“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科技就有前途,創新就有希望。”
目前改革任務的範圍和綜合性前所未有,最高領導層對科研機構改革的決心顯而易見。但是,執行這些任務可能并不簡單。過去,政府機構并不缺乏旨在改善研究基礎設施的法規和條例,但由于科技管理效率低、部分科學家缺乏自律,導緻執行常常失敗。為了在改革中取得成功,必須建立有效的機制來監督和執行政府的任務。
通過改革評估、支撐和鼓勵創新工作的體制機制,可以促進創新。然而,創新的最終來源是科學家進行創新研究的精神和能力,這取決于教育、培訓和科學家發展其科研事業的環境。創新的科研環境,例如上世紀英國的卡文迪許/MRC(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實驗室和美國的貝爾實驗室,需要幾代科學家來建設,而中國科研創新的動力和支撐從最近幾十年才剛剛開始。創新精神需要能拒絕墨守成規,選擇重要科學問題的遠見,挑戰學術權威的勇氣,有膽識走沒有人走過的路。這種精神應在年輕時期通過教育和科研經曆來培養形成。因此,推動創新和改革科研體制機制必須與改革培育下一代科學家的教育系統同步進行。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主任、《國家科學評論》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