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首页官网“十四五”發展規劃
(2021-2025)
為适應學校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的需要,推進學院順利實現轉型升級,帶動學院綜合實力的顯著提升,促進學院高質量發展。依據學校發展定位和學科專業建設發展規劃的目标和要求,結合伟德首页官网的具體情況,特制定伟德首页官网“十四五”(2021-2025)發展規劃。
一、“十三五”時期發展回頋
“十三五”期間,伟德首页官网在校黨委、校行政的正确領導下,在學校各職能部門和兄弟院系的支持下,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學院工作的全局,以效率、質量、風氣作為學院工作的關鍵詞,較好地實現了十三五期間的各項工作目标。
(一)學科專業建設
1.學院現有5個本科專業,在校生1434人;1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在校研究生37人。
2. 2015年自動化本科專業開始招生,2019年獲得工學學士學位授權,首屆畢業生順利畢業。
3.船舶與海洋工程本科專業2018年獲得教育部授權,計劃2021年開始招生。
4.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2015年開始招生,并獲批河北省第二批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
5.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和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評為校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和一流專業。
(二)教學工作
1.規範日常教學管理,完善了教學檔案的歸檔,嚴格執行課堂考勤制度,重點加強了實踐教學和畢業設計的教學督導工作,每年均召開全院畢業設計、校外實習、就業工作動員大會,保障了日常教學的有序運行。
2.課程建設。《農業機械學》、《工程力學》2門省級精品課通過了精品課驗收評估,《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機學》、《電氣控制與PLC》、《工程(機械)制圖》、《電氣測試技術》《高電壓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子技術創新設計(理實一體化課程)》獲批校級網絡公開課程。
3.教學研究。完成省級教研項目2項,在研省級教研項目4項;已結題校級教研教改項研校級教研教改項目10項。
4.教學改革
(1)構建了課程實驗教學、校内實習、課程設計、校外實習、畢業設計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探索了“四個統一,一個全面”校内實習實訓模式。校内實習實踐環節引入職業資格認證,形成了“實習内容與認證培訓相統一、能力目标與認證要求相統一、成績評定與認證考核相統一、指導教師與培訓講師相統一以及實驗室面向師生全面開放”的實踐教學模式,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标準化。
(2)探索了“企業講師團”校企合作授課新模式,聘請了山船重工、市無線電管理局專家來校講座,探索了專家講座、教師科普短視頻推廣和創新創業周活動密切結合的教學模式。
(3)研究生培養圍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科研與學位論文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改革,建設了基礎實驗通用平台、綜合實驗專用平台、校外研究生工作站三個層次組成的實驗實訓平台。
(4)積極推進應用型轉型,自動化專業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自2018級起設立校企合作的“鵬英專班”定向選修培養,開創“統一招生過程定向”的新工科培養模式。
(5)完成了課程教學大綱和實踐教學标準的編寫和修訂工作;組織論證并修訂了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主幹課程全部實現理論課和實驗課的分離。
(三)實驗室和校内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1.優化實驗室布局。在學校大力支持下新增實驗室面積約200平方米,完成了機械零件實驗室、制圖實驗室、金屬工藝實驗室、金相實驗室、電氣控制與維修電工實驗、實訓室的搬遷及實驗室布局調整, 新建機械系統傳動創新組合設計和液壓實驗室,設置了“機電學院應用型轉型建設師生實物作品展”。
2.改善實驗室硬件條件。五年來,學院共争取教學儀器設備投入320萬元,其中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建設資金項目130萬元,學校應用型大學專項100萬元,學校投入90萬元,完成了機械機器人設備、電氣控制與維修電工實驗台、機械系統傳動創新組合設計實驗台、壓力形成及液阻特性液壓教學實驗台等實驗儀器設備采購,更新了電工技術及電路原路實驗台,增加了電力電子實驗台、電氣控制與維修電工實驗台、實訓室用計算機等實驗儀器設備。
3.加強實驗室文化、制度建設。加強了實驗室、實習工廠、辦公室等場所的環境氛圍建設,制定了“兼職管理實驗室(功能室)教師的工作職責”、“實習、實驗材料庫房管理規定”、“學生進入實驗室學習的管理辦法”、“關于加強實習管理的暫行規定”等,促進了實踐教學過程的規範管理。
4.注重校内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新增益海家裡金海食品有限公司、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秦皇島燕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現有20多個校内外實踐教學基地,其中省級1個,校級8個,省級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基地通過驗收。
(四)科研工作
1.五年來,學院教師主持或與企業合作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以及河北省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河北自然科學基金等省市廳級項目30餘項,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市科技進步獎9項,省級社科成果獎1項,授權專利31項,取得軟件著作權5項;在國内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145篇,其中EI、SCI檢索46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
2.學院持續加強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和領域不斷增強,由我校牽頭與企業共建了“光伏組件制造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和“光伏組件封測設備工程研究中心”兩個省級中心。
3.建立了農機與工程機械、光伏産業、智能制造和衣車配件制造産業科技特派團4個,借助技術和科研優勢解決企業難題,服務産業和區域發展,受到了企業的一緻好評,師生與企業合作研發的産品《葡萄出土記》、《吐泥成石》、《織草鐵将軍》在央視科教頻道“我愛發明”播出。
4.教師參與錄制的科普短視頻節目“揭秘無線電”在“學習強國”學習平台、新華社等新媒體客戶端進行了轉載播放,在我校舉行了全國首映儀式。
(五)師資隊伍建設
1.堅持引進與培養兩條腿走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支持教師學曆進修、企業鍛煉和參加各類培訓,提高應用型能力;多措并舉,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
2.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博士研究生12人,在讀博士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4人,雙師雙能型教師47人(占專任教師88.7%)。
3.五年來,積極組織10位青年教師到企業鍛煉;教師參與校外實習教師累計19次,參加各類考察、培訓33人次。
(六)學生培養
1. 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提高學生工作隊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把服務學生、引領學生、示範于學生落到實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輔導員隊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五年中沒有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在輔導員班主任各級各類的專業技能比賽中,獲得校級獎勵9人次,市級獎勵1人次,省級獎勵5人次。
2. 持續推進就業培訓服務工作、不斷提升就業質量。五年來,學生研究生錄取率近20%,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0%以上,協議就業率始終在全校名列前茅。
3. 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學生在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全國3D大賽、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挑戰杯、數學建模等各級各類比賽活動中獲獎150餘項,其中獲國家級獎勵25項,省部級獎勵96項。
4. 豐富學團工作,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依托“電子愛好者協會”“3D設計聯盟”等專業社團,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獲評全國十佳社團,連續被評為省級優秀社會實踐團隊;連續3年校運動會總分蟬聯總分第一,4年獲精神文明單位稱号,3年獲得踐行陽光體育活動先進集體,4年五四紅旗團委。
(七)黨團工作
1.高度重視學院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有序推進學院領導班子換屆,保持黨政班子團結、開拓、勤奮、廉潔、高效,黨政班子主要工作處于優良狀态,黨委為學院中心工作保障有力,有關指标達到良好以上,2020年學院黨委被評為校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2.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獲批建設1個省級首批“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1個支部被評為校級“一院一品”樣闆黨支部,2個支部被評為校級先進黨支部。
3.通過團幹培訓、開展一團一品特色團支部建設和黨校培訓等活動,激發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活力,提升黨員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創建8個校級一團一品、品牌團支部。五年發展學生黨員310餘人,轉正170餘人。
4.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班子清正廉潔,屆内沒有違法違紀案件發生,學院保持和諧穩定。紮實推進二級教代會制度,依法依規進行黨務、政務和财務公開,從規劃制定、經費預算、工作量計算到評優評先等,全部實行公開、公示。
(八)管理工作
1.修訂了《教師教學工作計算辦法》、《津貼分配辦法》等規章制度,保證涉及教師利益的評優評先、津貼分配、工作量計算等公平、公正、公開。
2.發揮教學工作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教學督導組的決策與督導作用,實行了歸口負責财務預算管理制度,推進依法辦學、民主治院和科學決策,學院風氣整體和諧,各項工作分工有序、領導班子團結高效。
二、存在主要問題
1.師資隊伍結構、梯隊不合理。
2.實驗室面積不足,發展乏力,儀器設備數量及檔次與同類院校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3.教師教研和教學改革、科研的積極性不高,作戰能力強的科研團隊依舊未能形成,科研實力薄弱,校企合作深度不夠。
4.應用型大學建設以及專業綜合改革的觀念轉變不到位,有效的實踐教學實施體系尚未建立,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力度不夠,如何通過機制體制調動全體教師的改革積極性急需破解的首要問題。
5.研究生教育隻有一個專業碩士點,數量充足、素質過硬的研究生管理隊伍和專兼職結合的導師隊伍亟待形成。
6.學院教風、學風、考風、會風、工作作風需要進一步加強。
7.實踐教學實施體系有待完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有待深入挖掘。
8.宏觀經濟形勢帶來的學生就業壓力、學生就業意識偏差、就業積極性薄弱而帶來的就業方面的問題正逐步顯現。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學校“三三二三”發展戰略和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目标,以推進學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抓手,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努力提高人才培養、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實學校事業發展規劃,推進改革創新,實現學院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标
1.總體目标
在校黨委、校行政的堅強領導下,全力實施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内涵式發展戰略,在辦學規模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努力使伟德首页官网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學科專業布局優化到位,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制度建設和治理體系得到完善,校内外實驗實踐和科研平台融會貫通,産教融合學院建設取得突破,教學科研實力明顯提升。到2025年,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管理規範、校内一流、省内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二級學院。
2.具體目标
(1)人才培養。适度發展研究生教育,在校本科、研究生人數保持在1600人左右,就業率保持在85%以上。
(2)學科專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積極申請智能制造工程、機械工程2個本科專業,同時推進現有招生就業情況不好專業的分流轉型,本科專業數達到6個。積極準備增設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點。
(3)師資隊伍。内培外引,學院總數達85人;具有博士學位15人左右;具有高級職稱人數達3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0人;師資隊伍60%達到"雙師型"教師要求。
(4)協同創新。積極開展教學科學研究,獲批省部級以上教科研項目5-10項,通過鑒定成果2-3項,獲批授權發明專利3-5項。
(5)社會服務。主動融入企業共建研發平台,深入推進産學研合作。與企業合作申報政府項目5項以上,并争取立項3項以上,争取橫向研發經費200萬元。
四、重點任務
(一)辦學規模
以本科教育為主體,适度發展研究生教育,在校本科、研究生人數保持在1600人左右。
(二)學科專業建設
1. 結合教學審核評估、專業認證、新工科建設契機,抓住機遇,拓展學科領域建設,進一步加強學科帶頭人培養、學科團隊和科技創新平台建設。
2.完善學科專業建設規劃,并制定與之相應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堅持不懈的抓落實。
3.依托機械專業學位碩士點,打造新的重點學科,對照國家碩士學位授權點基本要求,挖掘相關資源,積極準備增設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點。
4.力争新增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智能制造工程、機械工程2個本科專業,并做好招生與培養工作,同時推進現有招生就業情況不好專業的分流轉型。
(三)人才培養
1.落實新工科培養平台建設。完善培養方案、課程大綱(标準)和教學管理文件,紮實築牢教育教學根基,切實推進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階。
2.完善新工科教育課程體系。将新工科教育和勞動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深度融合,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加強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加快精品示範課程、教研立項及獎勵、教材等标志性、示範性、高質量教學成果的形成,培育和建設省級、國家級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力争建設省級一流專業1個以上,省級一流課程2門以上,省級以上教研立項3項以上,出版教材2部以上。
4.以專業認證為抓手深入開展專業建設。以專業認證要求為建設目标,啟動專業認證準備工作,按照專業認證标準和要求,在學生培養、培養标準、畢業要求、持續改進、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支持條件等方面進行建設,着重加強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科學思維。
5.加強課程網絡資源建設。依托網絡綜合教學平台慕課、微課、精品課程、教學視頻等數字化教學資源,以混合式課程建設引領,帶動所有課程加強網絡資源建設,将在線學習與面授學習深度融合,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6.加強校内校外實習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校内基礎實驗通用平台、專業化實訓平台和校外綜合實踐平台三級平台融會貫通,探索集教師企業實踐、本碩學生實習實踐、教師科研和學生就業四大功能于一體的校外基地(工作站)建設新模式并形成配套的管理運行機制,試點産業園區合作模式,努力建成1所依托園區的産教融合學院,探索“政、産、學、研”融合的新路徑。
7.推進“實踐教學與職業資格認證融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校内實習實踐環節引入職業資格認證改革,形成“實習内容與認證培訓相統一、能力目标與認證要求相統一、成績評定與認證考核相統一、指導教師與培訓講師相統一”的實踐教學模式,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标準化。
8.完成學校下達的繼續教育、省培國培、技能認證等工作。
(四)師資隊伍建設
1.完善教師隊伍的建設規劃,并制定與之相應的配套措施和政策,長期堅持抓落實。使教師的學曆、學位、職稱和學緣等結構科學合理,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較強,基本滿足學科發展、教學和科研的需求。
2.各專業按生師比控制專任教師總數,正高級職稱教師人數達到10人以上,高級職稱教師達到教師總數的5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教師達到教師總數的20%以上,加強中青年學術骨幹和學術帶頭人的培養培訓,着力提高科研實力,注重科研團隊和平台建設,多措并舉調動教師科研積極性,并促進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
3.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鼓勵教師到國内外進修交流,在财力允許的情況下,安排教師參加國際國内會議不少于12人次(即平均每年每學科1人次);注重青年教師技能培養培訓,支持鼓勵青年教師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者職業資格考評員證書,雙師雙能型教師人數達到全院教師總數的60%以上。加強産學研合作,提升教師服務社會的專業技能,堅持從企事業聘請部分優秀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學院的兼職或特聘教授, 構建一支專兼相結合的"雙能型"師資隊伍。
4.推進團隊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加強團隊建設,基本實現“人人進團隊”(教學或科研);整合并加強師資,組建機械工程、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新能源裝備制造導師團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五)科研與社會服務
1.加強平台建設。發揮科研平台的引領作用,重點做好省科技廳“河北省光伏組件制造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和省發改委“河北省光伏組件封測設備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及驗收工作,形成中心的管理運行機制。
2.着力推進科研團隊建設。以兩個省級中心、機電檢測技術研究所、科技特派團、研究生導師團隊、教育部産學協同育人項目為載體,組建科研創新團隊,明确努力方向,壓實崗位職責,為科研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做好軟硬件保障。
3.力争取得1-2項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以上省市(廳、局)級科研項目,2項以上實用新型或發明專利。力争由我院教師主持承擔的可支配科研經費達到100萬元以上。
4.組織校外專家、教授或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作學術報告6-8次;鼓勵和支持教師發表高水平論著,發表論文總數50篇以上,其中三大檢索論文20篇以上。
5.産教融合,不斷增強服務社會能力。依托兩個省級平台,整合學科專業資源,服務秦皇島區域光伏裝備優勢産業發展,着力打造工學學科特色發展、創新發展的品牌。
6.按照服務地方、服務企業,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簽訂産學研協議,提高項目申報的數量和質量,争取到位科研經費顯著提高。積極做好科技特派團工作。力争建設3-4個緊密型産學研合作單位和20個以上校外實習基地。
(六)學生工作
1.推進優良學風建設,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完善學生工作的有關規章制度,構建學風預警幫扶體系,促進優良學風形成,同時抓教風建設,研究和探索學風和教風根本好轉的途徑、方法。
2.堅持立德樹人,築牢育人根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構建一體化、多維度教育體系,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持續落實“六個制度”,把安全穩定貫穿學生工作的全過程,創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學生政治素養。
3.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育人能力。嚴格落實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強化責任擔當。加強學生工作體系和機制建設及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突出擔當作為、注重實績的評價導向。
4.精準提供就業指導服務,精準發力,不斷拓寬就業渠道;采取切實措施,提高就業質量,本科生就業率達到85%以上,協議就業率不低于實際就業人數的50%。
5.加強以專業知識、工程實踐或科研創新為核心内容的學生社團建設,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活力,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七)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事業發展提供堅強領導保證。高度重視學院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保持黨政班子團結、開拓、勤奮、廉潔、高效,黨政班子主要工作處于優良狀态。
2.黨建目标考評達到良好以上,黨委為學院中心工作保障有力,有關指标達到良好以上。關心教師工作、學習和生活,努力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氛圍。
3.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徑的研究,面上的工作重點解決“散”的現狀,黨内工作主要是黨員的先進性和黨組織的保障作用發揮,保持教工整體團結向上的精神面貌。
4.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班子清正廉潔,屆内沒有違法違紀案件發生,學院保持和諧穩定。推進二級教代會制度和院務公開,力争使學院辦學條件逐步提高。
5.堅持把師德師風教肓作為教風建設的首要内容,常抓不懈,不斷優化肓人環境,引導廣大教師特别是青年教師形成忠誠教肓、敬業愛崗、以生為本、誨人不倦、嚴謹治學、為人師表的品格。教學技能是優良教風的根本保證,學院将通過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指導,通過課堂教學竟賽、到企業挂職、在職研修等多種途徑或形式,加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建設。
6.全面加強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班風學風優良,學生違紀率低于3%,無重大學生傷亡事故發生。
(八)民主管理與和諧學院建設
1.推進依法治院,建立和健全各級崗位目标責任制,健全崗位職責,理順各崗位、各部門關系,完善内部治理結構,按學校文件核定崗位編制。堅持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統籌管理,防止管理缺位或錯位。發揮教學工作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教學督導組的決策與督導作用,推進依法辦學、民主治院和科學決策。
2.完善學院規章制度,使學院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3.嚴格執行歸口負責的預算管理制度,規範學院的資産、賬務管理工作,形成責任明确、運行高效的财務管理模式。
4.以開發區綜合實訓大樓建設為抓手,推進設備資源整合與實驗室管理體制重構,實現“四個統一,一個全面”,即實驗室統一使用,實驗用房統一分配,儀器設備統一管理,實驗工作人員統一安排,實驗室面向師生全面開放。
5.在學院黨委領導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學院和諧穩定發展,推動學院整體水平的提升。
五、工作思路與保障措施
(一)工作思路
堅持以教學型學院為目标,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專業建設為基礎,以科學研究為重點,以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着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競争力,為河北科技師範大學的創建做出應有的貢獻。
1.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以凝煉方向、強化團隊為突破口,加強學科專業建設,進一步提高學院的綜合實力和水平
3.堅持以人為本方針,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思想文化和民主建設,不斷增強學院凝聚力。
(二)保障措施
1.發揮教學部管理教學的中堅作用,通過教學任務安排、教學效果評價、教學工作量計算等杠杆,調動廣大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積極性,努力形成教師自覺提高教學質量的新局面。
2.培育一流課程、精品課程、校本教材等标志性的教學成果,明确教學改革、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教學研究(論文)等教學成果的培育方案和計劃,制訂教學建設項目和非經常性任務的責任制度和獎懲政策。
3.完善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和教學督導制度,逐步加強實踐教學的督導檢查力度。
4.加強學院科研平台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和改善科學研究的硬件條件。
5.凝煉和調整學科的重點研究方向,增強團隊優勢,出台相應的科研激勵政策,保證從事科研工作的政治經濟待遇,調動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積極性。
6.加強學院對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服務,建立比較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工作數據統計平台,為學院的學科建設和教師的科研工作提供方便。
7.師資隊伍建設中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鼓勵青年教師不脫産進修學習及攻讀博士學位,善于培養和發現優秀人才。
8.加強畢業生用人單位網絡的建設工作,建立經常性的人才培養校企互動機制。聘任一批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參與學院的人才培養工作。通過建立學生預就業等機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企業實踐機會。